2017石家庄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

阳光学习网    来源: 一起学习吧高考网      2017-04-10       本文受益: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端午的阳光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泪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郑都,
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i}x,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间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扰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间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
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忧如江面
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
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限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二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
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擂米的私质,擂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
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私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档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间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疡)和泪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
岸,插艾篙、挂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泪罗江
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间大夫而言,
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
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
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
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
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泪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
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写泪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
      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
      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
      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高考语文学习经验  http://www.17xuexiba.com/yw/
一起文库网    一起学习吧    m.17xuexiba.com             [责任编辑:学习吧]
一起学习吧 |   优秀网 |   考试热点 |   高考地图 |   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文库下载 |   高考查分 |   安全教育平台

  学习吧手机版   优秀学习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04255号-1 懒人考试网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1 一起学习吧,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