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哲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

一起优秀网    来源: 17xuexiba      2016-09-30       本文受益: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23.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B.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C.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24.《易传》:“农工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5.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26.《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此后宋元明清几代法律都承袭了这一规定。这一规定(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形成                    B.反映了平等平均观念盛行
C.导致土地经营日益细碎化                    D.表明了古代法律不断健全
27.“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8.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9.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30.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3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32.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
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33.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34.王阳明指出:“虽治生(做生意)亦是讲学中事。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材料中王阳明的思想(  )
A.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存理去欲        B.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C.认为经商和做学问是完全一致的        D.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
35.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3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
A.宗法血缘思想强烈                                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家国一体观念普遍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37.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38.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  )
A.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                        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                        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39.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 高考历史模拟题  http://www.17xuexiba.com/lishi/
一起文库网    优秀网    www.17xuexiba.com             [责任编辑:学习吧]
一起学习吧 |   优秀网 |   考试热点 |   高考地图 |   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文库下载 |   高考查分 |   安全教育平台

  学习吧手机版   优秀学习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04255号-1 懒人考试网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1 一起学习吧,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