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哲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起优秀网    来源: 17xuexiba      2016-09-30       本文受益: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一起学习吧高考网为你带来福建莆田哲理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请考生们多多关注本站为你提供的第一手考试资讯。
2016-2017年莆田哲理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40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3.据报道,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创下历年新高,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D.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4.《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
A.发挥三省监督牵制作用                        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                            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5.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6.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7.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8.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9.《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此可知元初的行省是(  )
A.剥夺丞相权力的创新设计                    B.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手段
C.削弱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                    D.管辖辽阔地区的正确选择
10.“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
11.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  )
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12.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13.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
14.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围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15.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16.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17.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18.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19.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20. 1517年,葡萄牙使团第一次来访中国,《武宗实录》载:“佛郎机国(葡萄牙)差使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并给勘合。广东镇抚等官以海南诸番无谓佛郎机者,况使者无本国文书,未可信,乃留其使者以请。下礼部议处。得旨:令谕还国,其方物给与之。”对材料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明朝政府严格遵循国家间交往礼节
B.表明当时明朝政府并未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C.表明明朝政府对西方国家自由贸易行为的不了解
D.是当时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重要体现
2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22.南宋大官僚“张俊发收租六十四万斛。偶游后圃,见一老兵昼卧。询知其能货易,即以百万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获而归”。由材料可知(  )
A.南宋政府实行重商政策        B.地租主要形式为实物地租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D.南宋商品经济发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高考历史模拟题  http://www.17xuexiba.com/lishi/
一起文库网    优秀网    www.17xuexiba.com             [责任编辑:学习吧]
一起学习吧 |   优秀网 |   考试热点 |   高考地图 |   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文库下载 |   高考查分 |   安全教育平台

  学习吧手机版   优秀学习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04255号-1 懒人考试网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1 一起学习吧,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