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2)

一起优秀网    来源: 17xuexiba      2016-05-20       本文受益: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也。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李太后薨,广议服曰:“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弥申,《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若嫌明文不存,则疑斯从重。谓应同于为祖母后,齐衰三年。”时从其议。义熙初,高祖使撰《车服仪注》,乃除镇军咨议参军,领记室:二年,尚书奏曰:“臣闻左史述言,右官书事。而太和以降,世历三朝,玄风圣迹,倏为畴古。臣等参详,宜敕著作郎徐广撰成国史。”诏曰:“先朝至德光被,未著方策,宜流风缅代,永贻将来者也。便教撰集。”六年,迁散骑常侍。时有风雹为灾,广献书高祖曰: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隆德教也。好安愿逸,万物之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要当俯顺群情,抑扬随俗,则朝野欢泰,具瞻允康矣。言无可采,愿矜其愚款之志。”初,桓玄篡位,安帝出宫,广陪列悲恸,哀动左右。及高祖受禅,恭帝逊位,广又哀感,涕泗交流。谢晦见之,谓之曰:“徐公将无小过?”广收泪答曰:“身世荷晋德,实眷恋故主。”因更歔欷。永初元年,诏曰:“秘书监徐广,学优行谨,历位恭肃,可中散大夫。”广上表曰:“臣年时衰耄,朝敬永阙,端居都邑,徒增替怠。臣坟墓在晋陵,臣又生长京口,恋旧怀远,每感暮心。息道玄谬荷朝恩,忝宰此邑,乞相随之官,归终桑梓。微志获申,殒没无恨。”许之,赠赐甚厚。元嘉二年,卒,时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书·徐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
  B.《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
  C.《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
 D.《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是封建时代对皇帝生母的尊称。太皇太后便是皇帝祖母的尊称。
  B.愚款,谦指己之诚意:愚,自称谦词,表示自谦的词还有卑、鄙、拙、敝等。
  C.表,中国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D.元嘉二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在中国古代,纪年法还有王公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广学识广博,受到重用。徐广对各种学派方术无不涉猎;由于博学多才.孝武帝任命他为秘书郎,并给他增加下属官员,后来转任员外散骑侍郎。
  B.徐广以礼进谏,得到采纳。李太后逝世后,徐广在谈论服丧时,引用典故,按孝义为先,认为应为李太后守孝三年,他的建议得到朝廷认可和采纳。
  C.徐广重情重义,深念旧恩。徐广身为旧臣,当安帝被迫离开皇宫和退位时,他悲痛万分;徐广曾经有过错却蒙受到晋朝的大恩,因而愈发思念旧主。
  D.徐广不慕高位,极力辞官。朝廷打算让徐广担任中散大夫。他以年老力衰,难以胜任,恋忆故旧,怀念过去为由推辞,最终得到高祖同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隆德教也。
    译文:               
(2)息道玄谬荷朝恩,忝宰此邑,乞相随之官,归终桑梓。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王维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暖暖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8.诗歌中的“毕”“空”两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诗歌在抒发“思归”之情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自居易在《琵琶行》中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摹琵琶声从“暂歇”中突然爆发的两句是“                  ,                  ”。
(2)苏轼的《赤壁赋》中“                ,                 ” 两句,阐述了从“变”的角度去看,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历史上强大王朝的宫殿最终都化为尘土,蕴含兴亡之叹的两句是“                         ,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http://www.17xuexiba.com/yw/
一起文库网    优秀网    www.17xuexiba.com             [责任编辑:学习吧]
一起学习吧 |   优秀网 |   考试热点 |   高考地图 |   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文库下载 |   高考查分 |   安全教育平台

  学习吧手机版   优秀学习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04255号-1 懒人考试网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1 一起学习吧,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