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新起点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

一起优秀网    来源: 一起学习吧高考网      2016-09-09       本文受益: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9.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梁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积极创办学会、学堂、报馆,推动变法活动,故A项错误;由材料“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得知,戊戌变法是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进行改革的,故B项正确;由材料“取法泰西,实行改革”“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通过变法向西方学习,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近代化的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改革的具体措施,故D项错误。
  
 
10.“官办汉阳铁厂于光绪二十二年交盛宣怀招商承办,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呈部注册,遵照奏定商律办理。”1908~1911年间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平均整体容量约为29万余吨,其中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其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的结论准确的是
A.该铁厂创办于清末新政的大潮之中 B.于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三分之一
C.改变了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 D.以官办为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缩影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铁厂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不是清末新政时期,故A项错误。“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所以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三分之一,故B项错误。列强在这一时期并未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并未改变,故C项错误。汉阳铁厂是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缩影,故D项正确。
  
 
11.“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原有的幻梦破灭了,现实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迭次兴起,材料所述的历史时期是
A.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前的思想论战时期
C.甲午战争后的维新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探索时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相符,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前的论战突出在要不要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不是全面反对传统,故B项错误;维新运动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采取托古改制的方式,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后,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2.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政权的对峙。材料图表反映出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中工人占51%,这是由于中共工作的重心在城市;1928年中共党员构成中农民占76%,这是由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故C项正确。1927年4月,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基本失败,蒋介石开始屠杀共产党员,故 A项错误;B项不是党员变化的原因;D项内容出现在1937年,与材料内容时间上不符合,故D项错误。
  
 
13.1944年11月7日,经蒋介石与美国总参谋部的同意,赫尔利飞赴延安与中共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会后赫尔利相信“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问,即使有分歧的话,分歧也不是很大”。美国派代表飞赴延安与中共商谈的原因是
A.开始意识到中共敌后抗战的重要性 B.担心国共矛盾影响统一战线建立
C.否定中国具备建立联合政府的基础 D.担心国共分歧影响对日战争效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抗日。分析材料信息可见,1944年11月即抗战后期,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飞赴延安与中共会谈,会谈后认为“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间……分歧也不是很大”,说明赫尔利对国共合作抗日充满信心,从而反映美国派代表飞赴延安与中共商谈主要出于担心国共分歧影响对日作战的效率,故选D。A项“开始意识”和B项“统一战线建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14.美国学者弗德德里克·泰维斯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提供了重要参考。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 B.中共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C.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D.“一五”计划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表现在,在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赁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故A项正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发生于1949—1956年,而中共的“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展开,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没有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一五”计划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15.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封锁政策,在“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然而,20世纪5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扩展,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被迫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外交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故C项正确;“二战”后至20世纪70、80年代,亚、非、拉美民族国家逐步实现民族独立,A项错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欧洲联合的加强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内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形成挑战,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改革失败,D项错误。
  
  高考历史模拟题  http://www.17xuexiba.com/lishi/
一起文库网    优秀网    www.17xuexiba.com             [责任编辑:学习吧]
一起学习吧 |   优秀网 |   考试热点 |   高考地图 |   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文库下载 |   高考查分 |   安全教育平台

  学习吧手机版   优秀学习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04255号-1 懒人考试网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1 一起学习吧,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