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起优秀网    来源: 17xuexiba      2016-08-30       本文受益:      

温馨提示:手机用户请点击下方“原网页”或“电脑版”进行查看本文,效果最佳! 一起学习吧高考网高考网小编为你带来河南洛阳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下吧~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    史
一.选择题(32*1.5 = 48)                                                                         
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
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3..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4.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5.《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
 6.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7.晋商和徽商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主要原因是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8.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9.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0.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1.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是因为
A.欧洲商人同世界开始了更为直接的商业联系   B.欧、亚、非洲之间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亚洲、非洲、美洲沦为西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2.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1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4.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15. 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16.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淮,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B.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D.生产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  
  1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的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加速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8.《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高考历史模拟题  http://www.17xuexiba.com/lishi/
一起文库网    优秀网    www.17xuexiba.com             [责任编辑:学习吧]
一起学习吧 |   优秀网 |   考试热点 |   高考地图 |   高考网 |   志愿填报 |   文库下载 |   高考查分 |   安全教育平台

  学习吧手机版   优秀学习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04255号-1 懒人考试网

本站所有资料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2021 一起学习吧, All Rights Reserved.|